在 JANDI 中,共有四種人員權限角色:所有者、管理員、正式成員、準成員。透過明確的權限設計,能更貼合組織架構,提升管理效率。
所有者:可進入團隊後台。整個公司僅能一位所有者是唯一擁有刪除團隊權限
管理者:可進入團隊後台。可設定多位管理員,無刪除團隊權限
正成員:無法進入團隊後台。適合用於公司內部的正職員工
準成員:功能受限之成員權限,適用於外部協作人員、兼職、廠商等對象
「正成員」為組織內部的主要使用者,包括一般成員、管理者與團隊所有者。
可自由加入所有公開議題,並瀏覽所有對團隊開放的內容
可建立議題,依部門或主題靈活規劃協作空間
可主動發起私訊與群組聊天,不受限制
個人檔案瀏覽權限:可自由查看所有成員的個人資訊與職稱
角色彈性:所有正成員皆可被指派為團隊所有者或管理員
完整存取團隊資源:包含 JANDI Drive、已讀未讀清單、組織結構圖與進階協作功能
想了解更多關於團隊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權限嗎? 團隊所有者與團隊管理員權限
準成員設計為邀請外部協作人員加入團隊所的角色。例如:實習生、兼職人員、合作夥伴公司員工、品牌大使、外部董事等等
議題參與上限:最多可被邀請加入 5 個議題
議題存取限制:僅能在被邀請的議題中協作,無法查看其他公開議題
無建立議題權限:準成員無法建立議題
聊天發起限制:無法主動發起私訊,需由正成員先傳送訊息後方可建立對話
JANDI Drive 存取限制:無法使用 JANDI Drive,亦無法查看其中的檔案
歷史資料可見:被加入議題後,仍可回溯該議題過往訊息與檔案
檔案所有權:準成員上傳的檔案歸其本人所有
退出議題行為:可自行退出議題,若未被退出團隊,帳號仍存在團隊中
已讀未讀功能限制:無法查看已讀未讀清單
組織圖限制:僅能查看所在聊天室的成員,無法瀏覽整體組織圖結構與成員簡介
視訊會議限制:無法主動發起會議,但可加入進行中的視訊會議
準成員轉正成員權限調整規則:管理者可將準成員升級為正成員;反之需先將其移出團隊,再重新以準成員身份邀請加入
那什麼時候用「準成員」呢?
這是為邀請外部協作人員加入團隊所設計的角色例如:實習生、兼職人員、合作夥伴公司員工、品牌大使、外部董事等等
準成員 → 正成員:可以變更管理員可在後台直接將準成員升級為正式成員。
正成員 → 準成員:無法直接變更若要將正成員降為準成員,需先讓該成員退出團隊,再重新以「準成員」身分邀請加入。
Q1:我訂閱 Premium 方案15 個正成員帳號,我可以有多少免費準成員帳號呢?
A:15 (訂閱人數) + 10 = 25 位準成員。在此付費團隊中,最多可以擁有 25 位免費準成員。
Premium 中要計算免費準成員帳號數:正成員帳號+10。
Q2:如果我採用 Free 方案的話,那麼可以擁有多少位準成員呢? A:免費方案至多邀請 10 位準成員。
Q3:正成員可以在系統轉降為準成員嗎?
A:不行。系統無法設定正成員降為準成員。
操作方式:(1).先將正成員退出團隊 (2).再以「準成員」身分方式加入團隊。